筑牢防控网 守好大粮仓
发表时间:2025-08-02 08:31:04 来源:kaiyun最新版本更新
夏天的烈日炙烤着华夏大地,高温干旱叠加病虫害要挟着秋粮出产。面临严峻应战,全省上下正多措并重,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全力看护“华夏粮仓”的丰盈期望。
7月26日,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白雉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绿莹莹的玉米已长到一人多高。种粮大户袁成功正在专家的辅导下,跟着浇地的水流精准喷施叶面肥和成长调节剂。“现在正是玉米喇叭口期的要害时分,水肥跟不上,就会闹‘卡脖旱’!”他指着地块边际几株略显蔫黄的玉米说,“瞧,没浇透的当地,旱象和虫子就冒头了。”
省植物保护检疫站测报防治科科长彭红向记者介绍道:“为保本年秋粮稳产丰盈,全省大力开展病虫害防控,累计防治面积近8000万亩次,是产生面积的1.68倍。”她着重,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产值构成的要害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窗口期,有必要“虫口夺粮”。
不远处的花生田里,黄花点点,绿意盎然。栽培户袁春生正和省经济作物推行总站油料科科长曲奕威一同检查花成长势。“花生正处在开花下针、果实构成的‘黄金期’,管理上一点大意不得。看天洒水、科学上肥、防病治虫,样样都得精密。”曲奕威说。
为应对应战,省农业乡村厅启动了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盈举动,18支省级秋粮专家辅导组正与底层农技人员一道,深化田间地头“评脉问诊”,为不同地块、不同作物开出精准的田间管理“处方”,为秋粮稳产丰盈筑牢第一道防地。
在豫东的民权县王庄寨镇尚楼村,种粮大户程相风看着汩汩黄河水顺着新修的水沟欢快地流进自家玉米地,脸上笑开了花:“通了,真通了!本年可比上一年多浇了两遍水,玉米喝饱了,咱心里就结壮了。”
“咱们依托黄河故道优势,全力引调黄河水抗旱保秋。安排专业队伍,对闸口、泵站等要害设备进行‘体检’保护,保证引水顺利。”民权县水利局副局长赵晨说,本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引调黄河水5000余万立方米,润泽了60多万亩干渴的农田。
这背面,是全县一盘棋的“水网”蓝图。民权县立异运用“全县一张网、城镇一张图、一村一计划”,凭借无人机等科学技术手段,精准整理前期干旱和强降雨暴露出的水沟“堵点、漏点、断点”,制作水系连通“作战图”,集中力量清淤疏浚、修理加固、整修疏通,使黄河水能顺利流入农田。
当时,我省正大力推动乡村水沟连通整治三年举动,一张“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灌排网络正在织就,成为抗旱保收的坚实“水脉”,把“良田”的灌溉排水优势转化为“粮田”的丰盈胜景。
在豫西南的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种粮大户翟连基在手机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来自邓州市才智农业中心的提示:“您有一块地玉米干旱而且长势偏弱,主张结合洒水及时补肥。”他半信半疑地到地里一看,公然发现这片玉米比周围的矮了一截,叶片色彩也淡些,“真神了!他们咋知道的?”
谜底就在邓州市才智农业中心的大屏幕上。该中心主任李占指着屏幕上色彩斑斓的卫星遥感监测图解说:奥妙在“天上”。“咱们使用卫星遥感技术,依据玉米叶片反射的不同光波特征,剖析其长势差异。你看,不一样的色彩就代表了不同的长势等级。”李占介绍,经过这块屏幕,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对归入监测的2.7万亩农田“一目了然”,精准辨认哪块地“渴了”“瘦了”或“病了”,让农户能快速呼应。
这张农田里的“才智网”还在一直在晋级和扩展。省农业气候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弘介绍:“咱们交融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上主动气候站等多源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模型,显着提升了作物面积、长势、土壤墒情和灾祸监测的精度。”
加固气候防灾减灾的“盾牌”,还离不开“地网”的支撑。在西平县二郎镇的现代农业气候科技演示园内,一张看不见的“才智监测网”悄然铺开。“这里能接连动态监测气温、降水、辐射、土壤温湿度等12类要害气候要素。”张弘说,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气候部门已布设多要素主动气候站611套、主动土壤水分观测仪553套……一张掩盖“空六合”的立体协同观测网已然构成,24小时看护着华夏粮仓。
跟着农技“处方”精准落地、“水脉”网络日益疏通、气候防控“盾牌”继续加固,河南正织密“粮袋子”的安全防控网,为粮食安全出产筑牢“固若金汤”。